2020年7月4日晚19:30,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利用腾讯会议开展了一场线上组织生活会。本次组织生活会由支部书记杨海龙教授主持,二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然后,本次组织生活会围绕“迎党的生日、讲战疫故事、悟初心使命”主题展开讨论。支部全体党员踊跃发言、说身边故事、讲切身体会。
作为长期从事突发性传染病预测预警的建模与防控机制研究的专家,本支部党员唐三一教授讲了自身的战役故事。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临近农历新年,我们一家三口在农历腊月29回到了湖北恩施石窑老家,一个湖北最偏远最寒冷的大山深处与家人团聚。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把我们喜庆的气氛全部打乱,熟悉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每天不断新增的确诊以及死亡病例数就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我们上空。然而,面对病毒的蔓延与扩散,全国人民上下众志成城,亿万军民戮力同心,全面打响了夺取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工程建设者在防疫一线昼夜施工,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医护人员在一线竭力抢救,一位位患者转危为安;科研人员日夜不停的研发疫苗,使大众有了战胜瘟疫的希望与信心;保障物资车辆在路上飞驰,防疫相关生产企业超负荷运转……像这样的逆行英雄还有很多很多。
疾风知劲草,危难显真知。隔离在石窑老家的我,无法像那些逆行者一样战斗在防疫一线。但是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传染病疫情传播、预测、预警研究的应用数学工作者,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克服重重困难,发挥专业特长,助力疫情防控。我们一家三口回来之时,本来计划在老家滞留三五天,只带回来一台老式电脑,孩子上网课需要用电脑,之后通过城里的朋友想尽办法才得以借到一台电脑使用。我爱人肖燕妮与我同是应用数学工作者,两个人也只得轮流使用这台借来的电脑进行疫情防控科研和教学工作。与我们同团队的,有身处国外的人员,由于时差原因,我们每天都需要安排特定的时时间来交流、讨论,时断时续的网络没有阻隔我们的交流与合作。石窑老家地处老高山,地理位置偏远,气候严寒,交通不便,网络亦不发达,这给我们上网搜集查阅数据、资料,以及科研、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如此,一家人围坐在亲戚家的炉火边,开始了将近两个月的新冠疫情建模、预测、预警和决策依据有效性、复工以及人口流动对二次暴发风险的系统研究,基于相关团队、机构报送研究报告,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这一过程中,发扬科学家精神和专业特点,服务国家重大突发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积极投身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相关科研攻关、防控治理等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
成果一: 1月26日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上的成果得到了COVID-19的传播力远大于2003年的SARS的重要结论,而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分析中国约1.7万例患者数据后在2月7日才得出这一结论。团队通过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少量的报道数据,提前2个周以上给出了早期COVID-19病毒传播力非常强的预警,并对未来一周的疫情给出了准确预测,该论文引用已超过45次,在COVID-19疫情预测预警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果二:发表在《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成果揭示了COVID-19疫情“有效再生数”随着防控措施的加强逐渐减小,即新发感染数开始逐渐下降的重要结论,反驳了国际团队给出的封城策略效果有限的错误结论。分析了针对跟踪隔离和疑似人群检测率、检出比例等关键因子对我国疫情动态发展的影响,得到了这两个群体人群累积规模的稳定是我国COVID-19疫情峰值到来的前提(正如钟南山院士介绍的:在隔离与疑似两个强变量作用下,COVID-19疫情发展与自然状态的传播规律应该是不一样的),以及强有力的措施将累积确证报告病例数趋于相对稳定的时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准确预测了未来一个半月内我国累积死亡病例数以及我国疫情拐点出现在2月4日-8日等重要结论。
成果三:团队基于湖北省境内各个城市去年同期流动网络结构和流动量模拟复杂网络模型,分别考虑不同复工时间及控制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湖北地区的复工不能早于3月2日,否则疫情可能二次暴发。若3月2日复工并有较强的防控措施,湖北各个城市的疫情在较长时间内将不会二次暴发。同时针对以输入病例为主的陕西疫情的研究,对病例输入诱导二次爆发风险进行了仔细分析,所得结果为疫情不严重地区在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决策下的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相关结果报送武汉防控和陕西防控决策部门,为我国近期执行的有关复工复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中国科学.数学》上,响应号召把科研成果发表在祖国大地上。
成果四:为各级预防决策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报告,普及模型构建与疫情数据分析思想,推广中国防控经验,服务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控,体现在:
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团队为国家提交“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预测及风险分析”的决策报告,为春节假期后的人员流动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随武汉COVID-19防控指挥部合作者提交“防控策略与有效再生数对比分析”以及中外防控策略的对比研究报告。
提交“多源数据与随机模型分析复工对陕西疫情的影响”的报告,为陕西省和西安市相关防控部门复工复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撰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建模、数据融合与防控策略分析”的文章,服务公共卫生建模与决策分析。
撰写“随着COVID-19疫情的发展与防控策略的不断加强,数学模型也要与时俱进”的报告,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接收科技日报的专访,发表了题为“数学模型加盟疫情防控,全面数据和国情知识是背后支撑”的报道。
虽然工作条件艰苦,大山深处近两个月的隔离,带给我们一家人的温暖也从未缺席。87岁的老母亲每天陪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坐将近10个小时,每天也都会把她自己珍藏着舍不得吃的“小零食”拿给我吃。我很感恩老母亲可贵的陪伴,这是现代生活节奏下可遇不可求的东西。除了老母亲,给予我们温暖的,还有我的二嫂,在隔离的50多天来,给我们一家精心准备早中晚三餐。也正因为有了亲人们的支持,才使得我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也有了些许成果,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芳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留下了战斗的痕迹。
接着,陈夏老师说,“战疫”体现中国制度优势。中国的制度优势让中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物资快速集结,人员八方支援。从中央到地方统一思想做好防控工作,广大党员和群众一条心协力抗疫。在当前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道路绝不会是一帆风顺。只要我们坚定理念,中华民族一定能战胜任何苦难险阻,取得辉煌的胜利。
窦井波老师讲到,在疫情开始防控阶段,唐老师的团队很快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疫情发展状况,并给出预测和政策建议,从预测数据和实际疫情发展状况相比较,数据预测十分接近真实情况,研究结果显然有效。疫情发展阶段,恰好是春节期间,按照习俗,大家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都准备好年货和美食,迎接春节的到来。由于政府发出了防控政策,农村封村封路,暂停走亲访友以及在外工作人员的返乡计划。大家对疫情不是很清楚和对防控政策的不理解等问题,有唐老师团队的关于疫情发展研究成果,我通过朋友圈和老家的家族群,转发唐老师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这是我们学院的老师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疫情的发展情况和政府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请大家相信科学,理解和支持政府的防控政策,积极配合,不要走亲访友,告诉家里在外计划返乡人员,按照政府要求,暂停返乡,人人参与防疫,人人遵守防控规定,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疫情会很快过去。
杨晓丽老师说,在抗疫期间,唐三一教授带领其生物数学团队王霞等老师,基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机理、密切跟踪隔离和封城等策略,建立了传播动力学模型,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展趋势、传播风险、预测分析进行相关研究。这种利用自己专业知识,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遏制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力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庞文宏老师讲到,今年新冠肺炎爆发初期,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全国上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全面打响了夺取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尤其我院唐三一教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冠防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作出的成绩我想大家都知道,在此我不在赘述,我只想说一、两件小事。今年春节,唐老师携家人回恩施老家看望87岁的老母亲,没想到新冠疫情突然来袭,按当地要求,暂时不能离开恩施老家。唐老师老家在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石窑村,那里山高林密,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在石窑老家,唐老师在零下几度没有暖气的条件下工作,87岁的老母亲坚持陪在唐老师身边坐了40多天,每天陪唐老师将近10个小时。3月初,唐老师对他的研究生说:“我现在在老家也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出来了50天,全家一个电脑,一个Ipad, 而且来时带了个最古老的电脑,一切都没有准备。还得上本科课程,老妈突然出状况也让我们措手不及,总之各种的问题都有,但无论咋样,唯有坚持,才有希望。希望大家克服困难,师大见面时各自都有优秀的成果向我们大家汇报! 加油!”正是这种坚持和担当,这种共产党人的使命感,才使唐三一老师做出了超乎寻常的成绩。李瑞老师说,今天是2020年7月4日,慕然回首,2020年已过去了一半,感觉前半时间有点慢,后半时间有点快。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记得回老家的日期是1月21日,不曾想这一天了解到的新冠疫情,不仅影响了我的归期,而且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甚至影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在此期间,我院生物数学团队在唐三一教授带领下,通过融合多源数据,对COVID-19病毒肺炎疫情预测预警建模和防控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比较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少量的报道数据,提前2个周以上给出了早期COVID-19病毒传播力非常强的预警,并对未来一周的疫情给出的准确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刻画围堵和缓疫策略的非自治函数,建立非自治的COVID-19病毒疫情传播、预测预警以及防控机制评估系统,融合多源数据实现非自治系统的模型辨识,估计了该系统的“有效再生数”。该团队在疫情传播、爆发期间对疫情传播风险进行了科学评估,对疫情的复杂演化和围堵缓疫策略的有效性、时效性以及影响疫情严重程度的关键防控因子的甄别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这体现了当代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引领我们去做能落地的研究,为国家发展,人类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李平老师说,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抗疫期间,身边也涌现了很多感人的抗疫故事。感触最深的是我校后勤集团的老师及工作人员放弃春节假期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每天定时对公共设施及每家每户门前进行统一消毒,帮助高风险区返校自行隔离的教工家庭送生活必须品,保障了社区的卫生和安全,为全国人民抗疫胜利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积极配合学校及学院各级单位,从自身做起,严格执行学校的抗疫政策,并继续坚守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坚定树立责任意识及担当意识,在大是大非及重大危难前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周伟柯老师讲,作为唐三一老师团队的一员,在这次全民抗疫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唐老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前瞻性以及社会责任感。年前,在大家都还沉浸在即将过年和放假的喜悦中时,唐老师便在团队群里号召学生收集报告数据,时刻关注疫情发展,正是如此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预测疫情发展并及时实现预警。还记得大年三十晚上群里都在讨论疫情,如何建立模型进行研究,唐老师鼓励我们要运用所学,尽己所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让大家有问题随时找他讨论。从早期的准确预测和预警,到后来的复工复产,防止疫情二次暴发,以及医疗资源有限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抗击疫情的不同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问题。而唐老师和王霞老师密切关注这些急需理论解决方案的问题,在网络信号不好,电脑设备不足的条件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的疫情防控策略提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案并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这种时刻不忘自己身为党员和科研人的职责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和科研工作者的赞扬和学习。
李婉星老师谈到,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我眼中所见的疫情都来自于外界的新闻,在抵抗疫情的这场战役中,我知道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吹哨人李文亮,最早预警这场危险,最早为我们拉响警报却身患肺炎不幸离世;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面对突发疫情临危受命,他呼吁者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携团队奔赴武汉,冲到战斗最前线,还有更多的争相请求去支援武汉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舍小家为大家”,我看到了女护士强忍泪水减去长发只为支援武汉,一个个疲惫的身躯横七竖八地躺在地板上获取短暂休息,我记得有一句话,“其实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者像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这些人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但是在疫情面前却化身为我们的守护神。
还有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普通的建筑工人,面对疫情,武汉建筑工人用7天和10天时间迅速建立起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这奇迹震惊了世界,他们用通宵达旦的努力保障了医护人员的救援速度和患者的救援时间。还有抗疫后方无数的民间支援,有的捐助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用物资,甚至还有不少华人不惜一切向国内捐助防护物资,有粮的捐粮,有钱的捐钱,还有我们身边常见的社区工作人员,日夜设卡防护,全面保障居民的安全与健康,他们都是平凡人,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实这些日子给了我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也让我放慢脚步去思索原来没有思索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也想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为疫情防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鉴于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线上的教学工作成了今年上半年的教学常态,第一次接触网课,我记得自己一头雾水地去研究各种授课平台,手忙脚乱去备课、准备PPT,把自己想讲的内容写成讲稿一遍遍修改,模拟线下授课的场景一遍遍演练,研究视频编辑软件,这个时候才体会到原来做老师还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能站稳讲台,即便如此还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接受各式各样的培训,最终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向学生呈现出一个也许不完美但是力求完整的课堂。其实课堂就是教师的战疫情前线,把课堂搬到网络上,停课不停学就是对病毒的正面阻击,非常时期我们高校教师必须有非常的责任和担当,虽然我们不能像医务人员一样去一线救死扶伤,但我们应该在“精神层面”冲锋陷阵,为了祖国未来的栋梁,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不耽误每一个学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阅好每一份作业…等等,这才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这才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
王霞老师说,抗议期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腊月29日中午唐老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武汉的疫情目前已经比较严重了,他们打算做一点疫情相关的模型和数据分析,说无论如何要我克服客观困难跟他们一起来做新冠肺炎的模型,要在过年期间为疫情的防控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唐老师的话警醒了我,我的研究方向是传染病动力学,在这种突发性传染病来临的时候我们本应迅速做出反应。因此,从腊月29日开始,我们先是利用前期报告的病例数据建立符合COVID-19的传播机理的数学模型,估计了基本再生数并做了早期预测。后面在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各地纷纷发出推迟复工、复学时间的时候开始考虑复工复产的问题。尽管我们不是医生护士不能冲在抗疫一线,但是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竭尽全力为抗议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佟珊珊老师说,全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我身在东北老家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在平房区,无市民感染新冠,这样的抗击疫情的成果离不开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政府的统筹规划,各个部门单位的落实,以及群众的积极配合。 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社区和各个卡点的安检人员不畏严寒,认真负责的完成检疫工作,为阻止疫情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感受到在人们安全遇到威胁时,国家发动一切力量资源保障人民的安全,为人民负责。同时,当国家遇到困难时,大众也团结一心, 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登奎老师说,唐三一教授科研团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风险的预测预警分析,对防控策略的有效性、复工复产和二次爆发风险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发挥了数学模型的“抗‘疫’力量”。我作为一名普通青年教师,在疫情期间能做的就是遵守学校规定,服从学校安排,不给国家社会添乱。同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上好网课,尽量保证教学质量。曹文飞老师谈到,2020年初,一场突发其来的新冠病毒像魔鬼般疯狂,波及中国乃至世界!这场灾难不仅打乱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还严重破坏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甚至无情地吞噬了人民群众的宝贵生命。疫情无情人有情!人民子弟兵、全国大医院的医生、全国各族人民都纷纷支援武汉和湖北,与这场新冠疫情作斗争,谱写出了感人篇章,他们的担当、无畏、团结凝聚精神感动了千家万户。在这场疫情斗争中,党员同志们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抗击疫情的故事。在疫情发生期间,我院党员同志唐三一教授被困在湖北恩施老家,处在山区地段,通讯和交通极不便利,即便如此,凭借他多年的科研经验敏锐觉察到此次疫情的可能严重性,迅速组织陕西师大生物数学团队并联合西安交大生物数学团队和加拿大York大学吴建宏教授团队,克服各种困难,收集多源数据,分三个阶段对COVID-19病毒肺炎疫情预测预警建模和防控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疫情传播、爆发期间对疫情传播风险进行了科学评估,对疫情的复杂演化和围堵缓疫策略的有效性、时效性以及影响疫情严重程度的关键防控因子的甄别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党员同志唐三一教授发挥专业特长,践行了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为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引领我们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做落地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出贡献。杨海龙老师说,唐三一、王霞两位老师在此次战役中所做出的贡献是支部的骄傲。此外,咱们支部有17位党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缴纳了特殊党费,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国家此次疫情防控增添了又一份力量。作为高校教师,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教好书育好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四有好老师。